一.出真招支持复产复工
市社保局严格落实上级文件精神,阶段性“免、减、缓、返、降”社保费,纾解企业困难,助力企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108家企业,仅返还企业稳岗补贴就达158.65万元。
市自来水公司本着“服务于民、回馈社会”的宗旨,促消费,增活力,多措并举,助力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出台了“暂停执行2020年度普通居民阶梯水价;免收廉租房、公租房内居民1—3月份水费;免收城市五保户、一级残疾人家庭1—3月份水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市税务局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3%降为1%。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纳税人提供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运输收入免征增值税。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扩大产能购置设备允许企业所得税税前一次性扣除。对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捐赠应对疫情的现金和物品允许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对直接向承担疫情防治任务的医院捐赠应对疫情物品,允许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对无偿捐赠应对疫情的货物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2020年第一季度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218.41万元。
二.出实招推动诚信建设
市政数局牵头组织企业参加“公益性信用修复”线上学习,对涉事企业逐户核查,上报企业名单,把“信用中国”网站有行政处罚记录、影响我市信用排名的企业列为重点,对接企业法人,开展信用修复。市信用办对《长春市行业信用状况监测季报》中存在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畅通信用修复渠道,推动信用主体主动修复失信行为。部分企业已通过信用修复及时消除了不良影响,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失信企业的主体权益,取得了良好效果。
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积极推进信用承诺制度建设,制定了本领域的信用承诺书,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市畜牧局等部门签订承诺书达到了审批件的百分之百,并在“信用长春”平台进行了公示,使我市企业的诚信经营意识得到提高。
三.出硬招提升服务能力
市林业局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开展“纠四风”“办事难”专项整治活动,坚决整治粗暴执法、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问题。严肃查处收回扣、拿红包等违纪违法行为。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对办事群众热情接待,笑脸相迎,使用文明用语。市交通局开展“黑车”、私家车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火车站、客运站、中心街商贸城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私家车、残代车非法揽客载客、出租车不打计价器、恶意竞争客源等违法违规行为。
市应急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梳理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精简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所有审批事项做到零超时。市畜牧局坚持简化公共服务流程,实行“一站式”服务,快审快办,快捷便民。
市卫健局开展窗口服务整治,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病房、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到各基层单位明查暗访,对疫情防控应急应对处置能力不强、私自提高收费标准、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制度不完善、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服务不规范、群众“办事难、看病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文明优质服务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共有21个窗口、103名工作人员参与了评选,对照“素质高、业务精、服务优”的评选标准,最终评选出5名先进典型,营造了“争先进优”的浓厚氛围,推动窗口服务提质升级。于家镇加强窗口服务考核,通过评选岗位服务明星、岗位技能标兵和明星服务窗口等方式,加强窗口服务管理,强化作风建设。
报:市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
送:各有关部门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