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搜 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报道 > 榆树外宣

【人民网】履职为民促发展 担当作为谱新篇 ——长春市人大常委会加强代表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 2024-01-11 09:00 来源: 人民网
【字体: 打印
  他们行走在街头巷尾,用殷勤脚步丈量社情民意,在为基层添活力的探索中讲好人大故事。

他们奔行于千家万户,以务实行动坚守为民情怀,在为人民增福祉的实践中展现代表风采。

他们忙碌在发展前沿,用智慧力量助推率先突破,在为发展赋动能的道路上书写民主篇章。

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助力发展的推动者。过去一年,代表活动精彩纷呈,代表作用持续激发,代表风貌蒸蒸日上,代表服务保障有力,人尽其力、大有作为的干事氛围正悄然在全市人大代表中不断形成。探究原因,源自长春市人大常委会开拓创新、求实探索的诸多“幕后工作”。

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44334”工作思路落实,把代表工作置于率先突破的大局中,科学谋划、创新举措、系统推进,激发人大代表内动力,展现人大代表新作为,为推动长春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贡献人大力量。

夯实“家站”“小阵地” 搭建为民服务“大舞台”

培训直播带货,惠企惠民增收入;开办法律讲座,知法用法解纠纷;创建社区食堂,家的幸福暖民心……

农安县兴农街道依托代表之家,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中赢得百姓口碑。

这是长春市持续加强代表“家站”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依托代表“家站”建设,在全市广泛开展“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为长春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大力量”活动,五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助推高质量发展、企业纾困解难、民生持续改善。开展“亮身份、听民声、汇民智、办实事”活动,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安危冷暖”问题,真正实现人大代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有效平台。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代表“家站”建设的标准、要求、内容和方式方法,实施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家站”建设“12345”系统工程,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主线,打造代表联系群众的好桥梁、代表履行职责的好平台、代表学习交流的好阵地、国家机关听取代表意见的好场所“四好家站”,拓展体察民情、汇聚民智、民主会商、依法监督、学习交流五大功能,进一步畅通了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

在“建”上夯实基础,在“用”上提升效能,在“活”上探索创新,代表沉下来、群众请进来、民意聚起来,真正让“家站常用、代表常来、实事常办”成为常态。

2023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了全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快“人大代表家站点”建设推进会,总结推广全市人大代表“家站”建设经验做法,对加快推进人大代表“家站”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效运行作出部署安排。9月中旬,制定全市人大代表“家站”建设清单和代表进家进站清单,进一步对“家站”建设和进家进站工作作出指导。

全市各级人大组织把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落实,推动全市人大代表“家站”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我们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踪推进,一抓到底,务见成效’的要求,强化督查指导,定期调度,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市人大人选委主任委员鞠国彬介绍,目前,长春市共建成人大代表之家20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2170个,全市五级人大代表进家进站已实现全覆盖。

有场地设施、有规章制度、有活动计划、有学习资料、有档案资料……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求,长春市已建成的代表“家站”均达到了“八有”标准,并同步建立了学习培训、履职活动、联系群众、述职评议等制度,创建了一批小微企业金融超市、代表普法课堂等特色项目,开展了“问需求、解难题、保生产”“遍访代表企业”等活动。

如今,长春市涌现出长山花园社区“四步议事法”、银融社区“64353”“1646”工作法等一批工作品牌,以及鸿城街道“圆桌议事会”“鸿板凳议事会”等一系列先进做法……典型引领、全面升级、规范有序、持续发展的代表“家站”建设良好工作局面加速形成。

一年来,全市各级代表累计进家进站6万余人次,联系服务群众超10余万人次。通过代表进家进站、建言献策、积极履职,为长春高质量发展汇聚了磅礴力量。

写好履职“记事本” 当好新时代“答卷人”

代表身份公示上墙,履职档案装订成册,制度职责应有尽有……在绿园区普阳街道人大代表之家,每处角落都流露出浓厚的“家”文化、“暖”氛围。

打开一册册履职档案,翻阅一页页履职记录,追溯一项项事件办理,这是每一位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厚重答卷,充满温暖的人大故事逐一展现眼前……

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形成了代表履职管理“三个一”工作机制,即规范代表履职档案的“一档”机制、开展代表述职评议的“一述”机制和加大代表履职考评力度的“一考”机制。

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大代表履职管理机制,对于规范代表履职行为,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增强代表履职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市人大常委会与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加强业务指导,实现信息共享,对代表参与不同层面、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履职活动情况进行全程纪实。2023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向各选举单位印发年度代表履职台账模板,形成全市统一的代表履职档案清单和档案纪实工作机制。大会期间,由各代表团对代表出席会议、提出议案建议、参加审议发言等情况进行纪实建档。大会闭会期间,以代表履职活动的主要组织或服务保障单位为主体,市人大常委会与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机构,分别对代表提出意见建议,参加履职培训、有关会议和活动情况全程纪实,形成全面客观的代表履职电子档案,使代表履职评价体系更为科学精准。

把“群众欢不欢迎、满不满意”作为履职能力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让人大代表行动起来、活跃起来。

每年底,依托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市人大代表围绕本年度履职情况、联系群众情况、进家进站情况,采取书面报告、现场报告等多种方式向原选举单位述职,由原选举单位根据代表述职情况及履职档案,对代表履职进行百分制量化考核评价,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代表的责任担当意识和主动履职意愿。2023年11月,榆树市人大常委会组织18名榆树代表团长春市人大代表进行现场述职、当场评议,围绕会议期间履职情况、闭会期间履职情况、抗洪抢险期间个人表现、本职工作完成情况等方面内容依次进行述职打分,并就进一步强化代表履职意识、强化代表履职实效提出明确要求。

固本强基“练真功” 善做助力发展“实干家”

人大代表如何更好践行初心使命、依法履职尽责?答案只有一个,持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能力,努力在增进民生福祉和助力经济发展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为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水平、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作用,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代表履职学习,坚持集中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考察实践相结合,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活动,代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

“通过学习培训,使我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做好一名代表、如何履行监督职能以及如何为我们长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拓宽了知识视野,提升了综合素质,增强了履职能力。”市人大代表韩丽萍说。

2023年5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在延边州举办了两期“长春市省市两级人大代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近400名人大代表参加培训。

培训期间,专家学者讲授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加快推进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课程。代表们实地考察了延吉、珲春、图们等地加快对外开放和推进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深化市州对接合作、推动长春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交流讨论。

这是一个提升履职能力的学习班,更是一个砥砺初心使命的历练场。学习培训结束后,代表们学思相成、意犹未尽。

“我们要把学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学以致用、学用合一,一刻不停地加强学习、提高本领,更好地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汇集民智,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为长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经过此次培训,代表们进一步加深了思想认识,凝聚了发展共识,坚定了干事信心。

打造保障“助推器” 激活代表作用“主引擎”

细心之人,不难发现,在每一次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都有市人大代表列席会议的身影。

不仅如此,每次常委会会议期间,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志厚还与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座谈交流,听取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工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作为“一抓五年”的重点工作,找准代表依法履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分层次、分阶段全面推进,切实加强服务保障,通过密切同代表的联系、充分听取代表意见建议、支持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使代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为提高代表参与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85人次,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6次,市本级代表参加常委会组织的视察、检查、调查、调研1000余人次。代表反映群众意见建议、传达党委决策部署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在实施“双联系”系统工程方面,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双联系”工作方案。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390余人建立了常态化联系机制,收集到的60多条代表建议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反映后,均得到办理和答复。市人大代表确定重点联系群众对象8600余人,通过多种方式联系群众超10万人次,为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断扩大履职尽责的“服务圈”,让代表“家站”成为代表常在、群众常来的“打卡地”。“亮身份、听民声、汇民智、办实事”活动中,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引导广大代表回“家”进“站”,通过专题调研、走访、座谈、代表小组活动等方式,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呼声期盼,收集梳理群众意见建议,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难题。

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在“亮身份、听民声、汇民智、办实事”活动中,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678条,推动解决各类问题976个,帮助企业化解难题320个。

为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将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6件议案和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224件建议,及时交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并采取视察、检查、满意度测评、召开座谈会、“回头看”自查、个别走访等方式,切实加大督办力度,增强了承办单位责任意识,确保了代表议案建议优质高效办理。

踔厉奋发续前行,笃行不怠谱华章。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44334”工作思路落实,不断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为长春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贡献人大力量。

新闻链接:http://jl.people.com.cn/n2/2024/0108/c349771-40706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