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搜 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权威发布 > 工作报告

榆树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2-01-04 09:14 来源: 榆树市人民政府
【字体: 打印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1月24日在榆树市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市长  吴 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及2021年主要工作

过去五年,是榆树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为特殊的五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众志成城抗击新冠,全力以赴加快发展,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我市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荣膺全省唯一的“2020年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在2020年全省乡村振兴成效考核中,获评长春地区唯一的一类县市。

——过去五年,我们聚力抓脱贫、强生态、守底线,三大攻坚推进有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市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020户1560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灭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污染防治取得显著性成效,依法取缔“散乱污”企业67户,关闭禁养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431个,淘汰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431台,林江、弓棚、于家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卡岔河流域清淤14个河段53.8公里,2020年劣五类国考断面首次全面清零。五棵树河治理成效明显,成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新景观。中央和省5轮环保督察314个信访案件完成办结,56个问题得到整改。风险防控取得关键性进展,严密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严格治理金融乱象,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稳产量、增特色、创品牌,农业优势充分释放。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粮食产量连续17年位居全国县市第一。扎实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210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生态牧业,规模养殖场发展到674个,连续15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我市被国家确定为全省首家种养结合整县推进一体化项目试点县、全省首批“秸秆变肉”工程试点县。大力推进棚膜特色产业,累计建成蔬菜棚膜园区112个,创建绿色有机示范园区14个,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达到174万亩。大力唱响榆树品牌,榆树大米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百强农产品”“全国十大区域公用品牌”殊荣,我市被国家评为“中国好玉米”生产基地,八号镇肉葫芦、泗河镇圆葱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八号镇北沟村连续两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八号镇被评为全国“千强镇”。

——过去五年,我们聚焦强投资、上项目、扩总量,经济质量稳步提升。出台招商引资和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等优惠政策,打造政策洼地、招商高地、项目聚集地,大地环保、海川瓦楞纸等一批超亿元重大项目落地投产,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大力开展“专班抓项目”“万人助万企”等活动,中粮、正大、灿盛等龙头企业拉长链条、扩能提质、做大做强,项目的裂变效应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快速发展,玉米化工、畜禽加工、酒品酿造等六大主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生物制药、非粮生物质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扩容增效,乡村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取得发展,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和壮大。

——过去五年,我们注重提功能、优品质、美环境,城乡面貌深刻变化。新建住宅小区40个280栋,改造棚户区46个,提升老旧小区109个,升级供水、供热、燃气、街路等基础设施,实施引松入榆、平安水厂等重大民生工程,城市能级蓄势跃升。新建农村水泥路261公里,改造农村“畅返不畅”及老旧路574公里,弓棚至八号到育民等乡镇连接线由水泥路改造为柏油路。榆松高速建成通车,榆陶铁路两次提速,榆树通用机场正式通航,成为全省首条通航短途运输航线。在24个乡镇建成33座垃圾转运站,建立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收转运闭环管理体系,城乡垃圾同步清运、同步处理。严格执行“长效十条”,按月公布“红黑榜”,实现垃圾处理收费全覆盖、保洁常态化、管理制度化。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补短板、办实事、惠民生,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实施幸福榆树建设行动计划337项,累计开发城镇就业岗位31027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榆树市圣凯伦创业孵化基地被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建立退役军人服务站428个,新光荣院投入使用,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连续9届荣获吉林省双拥模范城称号。新建第三实验小学、第四实验幼儿园,招聘教师1111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全市37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在全省率先成为全国健康促进县,连续13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2020年、2021年两年共投资7.88亿元,接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百万农村居民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市水利局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殊荣。新档案馆投入使用,融媒体指挥中心建成运行,农村文化广场实现388个行政村全覆盖。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顶住多轮周边疫情输入压力,有序开展疫苗接种,有效遏制疫情输入风险,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

——过去五年,我们扎实推改革、抓治理、保平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158”系统工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58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新办企业手续齐全10分钟之内取得执照,长春16个县市区城市信用排名始终名列前茅。“七五”普法全面完成,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明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各类违法犯罪率持续下降。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全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2021年,面对持续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异常艰巨的发展任务,我们党政同心、步调一致,锚定目标、砥砺奋进,向党和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厚重提气的“答卷”。预计到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2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8亿元,同比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亿元,同比增长9%;全口径、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完成12.7亿元、8.6亿元,同口径分别增长7%。

一是突出率先发展,乡村振兴更加坚实。全省乡村振兴新动能培育试验区加快建设,“一基地三块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引领全市现代农业进入“快车道”。新增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4461家,耕地流转率达到53.7%,粮食产量预计达到79.44亿斤,创近年最高水平。加大园艺特产业扶持力度,棚膜蔬菜面积发展到7.2万亩,园艺特产业产值预计实现80亿元,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加速器”。面对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的不利因素,果断发放猪肉消费券,促进了稳定发展,预计到年末,生猪发展到212.5万头,肉牛发展到26.1万头。持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植树造林3.2万亩,打造“千村示范创建”示范村46个,创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6000户,带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体跃升。

二是突出项目为王,产业发展更加有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紧紧围绕发展谋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引项目,按照产业集群落项目,根据园区功能定位建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持续提速升温,中健锦绣大地生活广场等6个项目成功签约,协议引资额26.5亿元。中粮PHA、北京绿洁、大连汇能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凯购城综合体一期等重点项目顺利竣工,全年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43个,项目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是突出要素保障,工业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