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规文件 > 政府

榆树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23-03-17 15:26 来源: 榆树市人民政府
【字体: 打印
 中共长春市委、长春市人民政府:
  2022年,榆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长春市委关于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在榆树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法治政府建设基础持续加强,重要指标任务不断取得新突破,根据长春市委依法治市办要求,现将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和2023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持续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中央反馈整改意见,认真开展市县督察自查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理论基础持续增强。不断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下发《2022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专题学法工作通知》,发放《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书籍500余册,录制完成学法视频课件32个,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各层面专题学习提供保障支持;8月下旬,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邀请省委党校张玉晶教授开展专题授课;市政府党组以专题学习、各级党员干部通过主题培训班、事业单位技术人员以继续教育学习为契机,不断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中小学校以法治教育为切入点,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丰富内涵,9月初,全市各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持续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不断走深走实;更新编制“八五”普法期间《榆树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清单》,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共性学习事项,全面开展学习宣传;在电视台开辟依法治市专栏,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利用公交站点开展静态宣传,制作宣传牌123块,依托法治教育基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到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全过程,全市银行系统利用LED宣传屏广泛宣传,使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二)严格落实中央反馈整改意见,法治政府建设不足得到补正。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先后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对落实中央反馈整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围绕中央反馈整改意见,全面开展自查,梳理出5方面25个具体问题,制定整改措施60项,形成全市整改方案,对标完成整改,完善、制定各项制度机制23项,法治政府建设短板领域得到加强,顺利通过省委依法治省办反馈验收。
  (三)积极开展督察要点自查整改,法治建设实践更加深入。围绕2022年市县法治建设20项督察要点任务,明确56家责任单位分两阶段推进自查整改工作,形成清单、严格时限,在第一阶段自查基础上,重点围绕基层法治建设实践等9方面,挂图作战,整改销号,取得显著成效。
  二、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履行法治建设职责。推进《法治榆树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榆树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加快落实,审议通过《榆树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2022年7月,依法治市办公室正式挂牌。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并进行全面统筹部署。印发《关于2022年旁听庭审工作安排的通知》。59家机关单位报送了2022年旁听庭审计划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职责清单向社会公开,法治建设履职情况列入年终述职报告,加强法治建设督察全面督进落实。专题召开述法评议会议,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主要领导现场听取部分单位年度述法,同步印发《榆树市年度述法报告备案制度》,确保述法工作规范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依规报备,严格公开,依法治市、法治建设工作在绩效考核中实现市直、乡(镇)街全覆盖,考核分值比重分别提高至5分和7分,考核督进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全面对标示范,法治政府建设创建工作高效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批示以整改为突破,全面启动第二周期法治政府建设创建工作。先后两次召开推进会,统筹调度50余家责任单位,衔接推进100项指标任务落实,取得积极成效,基本完成96项(含带★45项)以上指标任务,为法治政府创建打下扎实基础。
  1.构建科学规范制度体系,促进全面依法行政。强化依法决策。出台《榆树市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实施方案》,聘请吉林功承律师事务所作为市委、市政府常年法律顾问对决策事项进行把关审核,确保决策规范出台。2021年以来,市政府法律顾问团代表市政府出庭参与诉讼(包括听证)40次,起草审查合同59份,参与市政府重大决策26 件,参加相关会议180余次,出具法律意见40余次,办理现场监督公证91件,解答法律咨询300余人次。加强备案工作。全市22家党政机关、23家乡(镇)街聘请使用法律顾问,覆盖面不断扩大。坚持聘使共进。积极参与化解信访案件,2021年以来,参与接待、处理上访207次,有效化解各类争议纠纷。积极履责,严格筛查。及时公开2022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强化合法性审查。印发《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通知》《榆树市司法局关于受理合法性审查所需材料的通知》,确保规范性文件都纳入备案审查范围,做到“有件必备”,保障重大行政决策依法履行必要程序;印发《榆树市规范性文件建议审查制度(试行)》,为公众参与提供保障支持;规范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废止3件,对现行有效的30件规范性文件,及时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出台《榆树市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实行“五统一”案件办理新模式,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纠错功能,收到行政复议申请61件,受理60件,结案43件,其中维持23件、终止17件、撤销2件;建立调解制度,印发《榆树市行政调解工作实施方案》《榆树市建立民商事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方案》,行政调解、商会调解组织相继建立,建立调解组织428个,人民调解员1745人,建成个人调解室3个,7人分别被评为省市级“金牌调解员”,全年各级民调组织共排查不稳定因素和各类矛盾纠纷1585起,调解成功率达96%以上,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力求案结事了,避免“民转刑”案件发生,案件调撤率55.82%;再筑法治根基,制定印发《榆树市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初步完成全市1197人推荐初查建档工作,购置培训教材、证书及徽章等,优选培训师资,为培训和上岗考核奠定坚实基础;健全行刑衔接机制,制定《榆树市市场监管领域行刑衔接工作方案及联席会议办法》,确保案件及时移送衔接;推进争议化解,召开府院联动2022年度第一次联席会议,制定《榆树市行政诉讼案件诉前审查工作制度(试行)》,推进办理诉前审查案件22件,履行争议资金580余万元,取得显著成效。
  2.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1)大力推行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公布全市权责清单事项3151项,全面厘清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列全省县市区政府权责清单事项规范化效果评估第二名。简政放权工作稳步推进,取消行政许可事项5项,承接和下放行政许可事项3项。(2)积极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科学设置“跨省通办”窗口,74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3)加速建立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清单。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工作,出台《榆树市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方案》,规范建立证明事项保留、取消和告知承诺清单。(4)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积极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行市场主体全程网办,实行一链办理。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设立、变更、备案登记7.5小时内办结,办理营业执照压缩至30分钟,新设企业最快10分钟取得执照,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制定《榆树市制发证照种类清单》,实现47种证照数据挂载;简化抵押登记业务流程,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股权出质、注销实现即时办结。简化纳税人办事手续,实行涉税资料清单管理,全面打造网上办税辅助平台,应用范围扩至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实现214个办税事项全程线上办理;设立工程建设项目综合审批服务专区,配备全程领办、协办员;优化小微企业重点项目办电流程,推广国网线上自助办电,全流程办电压缩至13个工作日,本级电源改造压减至3个工作日,实现供水报装网上办理“零跑动”,涉企燃气审批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实行线上联合审查机制,全面启用新版全流程审批系统,实现“吉事办”网上办理,杜绝“体外循环”和“隐形审批”现象存在。(5)纵深推进市场准入改革。严格执行《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法规,设立14个“怎么能办”服务窗口,公布办理电话,解决群众现实难题。完成在营7万余户市场主体所属乡(镇)街及社区、村屯的统计工作,为下一步住所六段式改革奠定基础。(6)推进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提高办证服务水平。加快完成不动产登记和土地房屋征收职责整合,切实解决百姓办证难、办证贵难题,科学设置38个业务受理窗口,创新即来即办,节点任务当日清零,中午和休息日倒班休息办事模式,实现办证不间断,工作无停歇服务为民目标,办证效率和群众满意率不断提升。(7)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保障食品安全。推进“双随机”监管。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97次,联合抽查企业358户。强化食品监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3940人次,检查市场经营主体7768户次,特殊食品市场主体265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6份,立案查处举报案件1件。检查农村地区食品销售主体6650家次,餐饮服务单位1095家次,组织餐饮服务经营者培训280人次。排查全市学校及周边食杂店119户,检查学校(幼儿园)食堂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242家次,责令整改34家,学校、集体用餐配送等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率达到100%。开展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工作。完成2021年度和2022年度国家级、省级和县级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任务124件,立结案108件。(8)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加大城镇燃气安全执法检查力度,约谈企业7家,排改一般隐患5个,督促6家液化气石油充装单位更换新钢瓶23148只。(9)强化安全生产隐患专项整治。排查危化品生产企业2家,生产经营主体141家,对1家经营不合格煤炭企业、3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的16个批次不合格产品进行立案查处。(10)强化商标、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两节”期间商品市场商标侵权行为,出动执法人员162人次,检查各类销售场所270个,责令整改23户,开展商标侵权判断标准培训89人次。开展知识产权维护工作站业务指导3次。(11)规范价格行为。开展明码标价专项监督检查行动,办理违法案件46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41份,收缴罚没款7.39万元。(12)持续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全年培育省和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店33户,放心消费示范工厂1个,示范商圈1个,示范行业1个。(13)严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及时公布国家和吉林省取消、暂停、降标的收费项目,调整公开榆树市2022年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做到网外无收费,切实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促进实体经济全面快速发展。(14)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切实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职责,发布疫情防控、涉农补贴、乡村振兴等领域政府公开文件及信息151条,规范全市66个部门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发布率达到 100%;及时清除错链,帮助58个单位完成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链接修改,做到精准链接,积极做好依法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全年共受办结申请14件,保障了行政管理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15)便捷诉讼服务。建成全省首家“24小时自助智慧法院”,提供全天候、全智能、全自助诉讼业务服务。(16)加强信用监管,建设诚信政府。持续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动态管理,受理纳税人的补评、复评和信用修复工作,探索推进信易+应用领域,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入驻“信易贷”平台2040户,认证企业数716户,不断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归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水、电、气、不动产等特定信用信息2.2万条,多维度推动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在全国383个县级市中,我市信用监测指标升至33位。 
  3.着力推进基层执法体制改革,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梳理下放乡(镇)街法定执法事项28项,赋权执法事项27项,其中街道20项。权限职责厘清明确、率先作为。各乡(镇)街建立完成综合执法领导小组,落实独立办公场所,组建综合执法机构,推进建设综合执法平台,配备办公执法设备,建立完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动执法机制,建立起“一支队伍管执法、两张清单管职责、两张图纸管流程”工作体系。强化试点带动。制定《榆树市乡(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方案》,推出17项具体举措。五棵树镇先行试点,通过教育训诫处置违法案件16起、行政处罚案件9起、向上级主管部门吹哨移交案件4起,综合行政执法组织有序、运行顺畅、成效凸显。
  4.全面强化执法监管,促进规范文明执法。规范资格管理。积极开展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全市1530名行政执法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行政执法证件。强化法治审核覆盖。推动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等10家行政执法单位有效设置法制审核机构;规范执法流程,制定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健全制度机制,制定出台《榆树市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试行)》《榆树市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情况通报制度(试行)》等7项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经费与罚没收入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全面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对委托手续不全、三项制度落实不到位的2家单位进行全市通报,限期整改。行政执法水平、案卷质量不断提高。
  5.认真办理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全力开展司法救助,充分践行为民本质。高效承办长春市人大建议、政协提案5件,答复率、满意率均为100%;积极承办市本级人大建议121件,政协提案67件,各项建议提案均得到有效落实,双率成效显著提升。积极担负司法为民职责,全力救助经济困难案件当事人,公检法三机关规范使用司法救助资金40万元。
  6.常态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巩固社会稳定基础。充分发挥党委统筹协调作用,对全市进行专项调度,保持高强度打击力度,2020年以来,共受理涉黑涉恶线索13起,查结11起,立案1起,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
  7.突出固本强基,聚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明确乡(镇)街管理体制改革进程,制定完成《职责清单“3+1”配套工作手册》,建立健全平台式网格化基层治理机制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考核评价等。探索构建党建引领,“平战结合”基层治理体系,围绕“六治融合”“四强化四提升”“三才联动”确定13方面46条推进措施,打造楼栋党小组691个,培育党员中心户450户。持续推动机关和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走深走实。选派24名机关干部担任社区治理指导员,点亮群众“微心愿”800余个,深入开展41个“幸福小区”法治化创建活动,统筹律师资源、行政执法力量、普法宣传作品零距离进入小区,以法治力量托起幸福小区建设新质效,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8.大力加强网格化管理建设,提高服务基层群众能力。深刻把握群众需求实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全市建成市、乡、村、组四级网格机制,共有专职网格长3243人,兼职网格长530人,并配备网格警,全市建立起近6700人的基层网格化管理队伍,实行“多网合一”,推行“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治理新模式,加强网格内社区民警、综治协管员、楼栋长、单元长等队伍建设,整合各种资源力量,结合实际设置综治、司法、行政、信访等接待窗口,划分办事服务、信访接待、矛盾调处、社会组织等功能区块,通过前台分流、窗口受理、后台办理、流程跟踪等模式,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管理平台,推进综合服务“最多跑一次”,切实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效。
  9.健全社会制度机制,树立社会文明乡风。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深化‘四风’教育,推进全民德治”活动的实施方案》《文明祭祀倡议书》等,广泛深入开展“家风、屯风、乡风、民风”等教育,指导全市400个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村级自治组织,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全市获评三级文明村319个,乡风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扎实推进“千村示范”道德风尚创建,投入31.32万元启动“道德银行爱心积分超市”推广活动,“十户一组”机制建设初具规模,建成小组3811个。
  10.深化夏季治安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净化社会环境。部署开展3次集中清查活动,整改隐患50处,查处交通违法行为3万余起,列化整改4处治安乱点。(1)严打电信网络诈骗。坚持打防结合,引导各级干部群众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共406749人,发放宣传手册、传单31560份,制作电子宣传片48份,海报、条幅标语48642份,发布反诈宣传片等图文信息162条,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15起,打处犯罪嫌疑人153人,返还群众受骗资金25万余元。(2)聚焦民生案件攻坚,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紧盯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民生类案件,破获传统盗抢骗案件148起,办理涉黄赌案件143起,办理食药环案件32起。(3)狠抓道路交通安全,维护文明交通秩序。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源头排查、路面秩序严管、农村交通安全防控、宣传警示曝光和社会协同治理,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3万件。
  11.扎实开展行业乱象治理,创造良好发展氛围。坚持打治结合,重拳整治16个乱象突出问题。冻结信息网络领域涉案资金300余万元;依法处置自然资源领域25家涉违企业,扣押沙土53793立方米,追缴非法所得60万元;开展食品领域专项整治行动13次,查办食品类违法违规案件85件,罚没33.4万元;整治处理交通运输领域非法营运31起,查扣违规客运包车18台,违规出租车70台,黑车39台,依法取缔5家“黑维修个体户”,1家“黑练车场”,查扣超限车辆64台,卸载1500余吨货物,处罚超载16台,卸货300余吨,教育超载车辆司机30人;排查整治工程建设领域安全隐患100多项,清除16个隐患问题;开展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完成7家国有粮库监督检查任务,建立健全企业检查档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检查,督促校外培训机构建立收费公示板,责令涉违机构退返多收费用2.98万元。
  12.集中开展根治企业欠薪行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组织召开全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支付农民工工资制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等措施,全年共受理办结拖欠农民工薪资案件48件,为258名农民工追回欠薪770万元。
  13.加强重点流域污染源检查,确保水质安全。严格重大河流水质安全检查,组织开展饮用水松花江取水口检查3次,对辖区内26个入河排污口逐一进行审核排查,确保无生态环境问题;对重点企业实行“驻厂式”监管,保证实现低氮超低排放;严格监管覆盖,先后对4家污水处理厂、246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现场检查67人次,将污染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
  14.全面加强市容管理,依法处置违规占道等行为。常态化整治各类占道现象。清理各类占道经营15000余处、堆放物650余处、悬挂物860余处;严格规范城区牌匾,拆除违规牌匾890余块,提升街路整体观瞻效果;大力开展小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清理养老诈骗等非法小广告5300余处、约27000个。
  15.强化城市违建执法力度。制定《榆树市关于常态化重点监管整治城市区域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工作方案》,明晰街道、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工作职责,畅通基层综合执法机制,共完成国家卫片7处监测面积32.27亩、耕地面积30.6亩的违法用地强拆工作。
  16.开展焚烧祭祀专项治理,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大力开展整治焚烧祭祀专项治理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20余人、执法车辆20余台,在市区各街路看守和劝导,纠正不文明祭祀行为500余起,有效根治市区内不文明焚烧、祭祀行为。
  17.积极发挥民生热线作用,全力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市长公开电话共受办理群众咨询投诉47658件,国务院“互联网+督查”237件,吉林省互联网督查件179件,在长春市市长公开电话的抽样调查中,人工反馈率和满意率均为100%,1月份、7月份更是取得综合成绩和信息报送成绩外县市区双第一的佳绩。
  18.围绕发展大局,提供坚实司法保障。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四个强市”发展战略,组织开展审判执行工作,全年受理各类诉讼和执行案件10701件,结案10557件,结案率98.65%,全年受理执行案件3335件,结案3317件,结案率99.49%,执行回款3.43亿元。执行质效多次排名全省前三,全年累计10次综合质效位居全省65家基层法院前十名,两次排名全省第一。
  19.打造多元普法阵地,开启“八五”普法新篇章。制定出台《榆树市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召开启动大会。筹措300余万元资金,补填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不足,完成1个国家民主法治示范村、6个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大型法治文化阵地、1个乡村集聚型法治阵地建设改造招标程序,现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城乡联动广宣信访工作条例;深入开展防艾、禁毒宣传活动,组织“青春心向党,普法我先行”线上宣传教育5场,发放“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册1500余份;根据疫情实际,录制10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动漫视频全网推送,“法治榆树”头条号连续保持【TGI月榜】省内司法榜排名第一,联合开设首家“榆法微讲堂”以案释法电视专栏;榆树法院组织开展的“守正道送新风,助力成长,榆法同行”普法行动,被长春市委宣传部评为“长春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创新推出的原创动漫IP形象“榆小法”和“榆小宣”,开通抖音直播,法官用生动易懂的语言阐释法律条文,抖音普法账号粉丝量达2.6万,获赞56.2万,法治宣传稿件被国家、省市主流媒体转发1086篇(次),媒体影响力在长春地区基层法院系统排名第一。
  三、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对法治政府建设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少数部门和领导干部对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等重要内容了解不够、熟悉不透、掌握不全,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动性不强;亲自研究、部署安排、督促落实的力度不强;法治工作与中心工作、日常管理的结合度还不够紧密,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力度不够;个别领导干部仍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能力还有欠缺。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还需进一步加强。法治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存在进展不均衡的问题。部分单位“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仍需强化,政务服务平台便民化功能有待进一步改善,少数政府部门有关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公平竞争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在落实上级下发的公平竞争文件时,监督审查力度需要加大,对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需要严厉打击,投资者的维权便利度有待提升。三是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有待提高。个别单位未能做到放管结合并重,未能把更多的行政资源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
  (三)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还需进一步完善。个别部门依然存在重大行政决策听取群众意见不深入、风险评估不充分的情况,存在“走过场”、“赶会”现象;一些重大行政决策仅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未对实施效果进行后评估;在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方面,仍有少量单位存在拖慢现象,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作用仍需进一步加强。
  (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还需进一步深入。贯彻执行“三项制度”力度仍需加强。个别执法行为尚存处置不够规范,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有些执法单位还存在不遵守法定期限、未保障当事人陈述申辩或听证等程序救济权利的现象;部分执法单位仍存在执法记录仪配备不足,音像记录及案卷制作不规范的问题,执法行为规范和执法用语规范尚未形成良好习惯,掌上执法应用力度仍需进一步强化。
  (五)基层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还需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力量相对薄弱。随着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执法重心向乡(镇)下移,以及行政编制数量限制,我市拥有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较少,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数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基层执法人员能力建设力度还不够,缺乏综合执法所要求的法律专业背景和业务能力,部分单位执法人员老龄化比例偏大,难以满足严格执法的需要。部分行政执法人员在复杂多变的执法工作中,实践经验不足,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方面,法制审核人员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接受司法监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需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虽有明显改善,但还存在部分负责人出庭应诉少、出庭应诉比率偏低、个别负责人不愿出庭或出庭不出声等现象。
  四、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覆盖。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基本内容。全面统筹规范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纳入“八五”普法规划重点宣传内容、纳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纳入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纳入2023年度全市重点普法目录、纳入各级党员干部主题培训班课程、纳入法律巡讲的清单内容,全面巩固提升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成效。
  (二)进一步提升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问题导向,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本部门工作总体规划、计划并推动落实,制定具体工作举措和办法,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同时,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法治思维能力建设,不断增强法治观念,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能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严肃考核机制,将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重要内容。
  (三)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依法决策程序。强化前置筛查,加大政府文件监管力度,做到有件必备,坚持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职能,严格审查文件制定依据、程序履行,防止文件带病出台。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加强工作指引,强化法制审核证材要求,跟进承办单位程序履行,加强督进汇报,严格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公职律师、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决策合法性审核制度机制。
  (四)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一要严格按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切实加强监管,提高依法行政效能,深入开展行政执法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互联网+监管”和信用监管全覆盖,不断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设,发挥失信惩戒作用。二要切实推进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政务服务数据共享、跨省通办事项范围,真正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切实提高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三要加强12345服务热线平台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办理质量。四要加大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对群众、对企业有实惠的新法规新政策要宣传到位、贯彻到位。
  (五)进一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为核心,把好自由裁量关,防止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把好执法程序关,不断优化行政执法具体操作流程,加强一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执法规范教育培训,加强办案业务指导,强化程序违法防范意识,规范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等执法行为;把好证据关,健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确保执法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通报、整改,有效发挥行政执法监督员作用,让违规得到及时纠正,发挥考评调节,严肃责任追究,加大违规成本,筑牢违规执法防御铠甲;推进基层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提高执法着装、车辆等执法装备建设水平,推动落实执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优化法治人才使用。
  (六)进一步增强接受司法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促进行政争议的实质性解决;继续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协调解决个案,有效化解行政争议。
  (七)进一步健全法治政府建设常态化机制。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及时总结法治政府建设的经验,在实践中完善机制、检验成效,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形成法治政府建设长期性、常态化的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榆树市人民政府
2023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