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搜 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

【档案馆】榆树市档案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3-25 14:39 来源: 榆树市档案馆
【字体: 打印

中共榆树市委、榆树市人民政府:

  一年来,档案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履行法治建设工作责任,把法治建设贯穿于档案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责任上压实,效果上落实。现将我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职能发挥、推动政府更好依法履职

  全面提升履职尽责能力。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履行好“存史、资政、育人”职责,深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做好档案接收、管理、利用、安全工作,发挥档案资政服务的作用。

  二、严格制度落实,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馆班子高度重视法治工作,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信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统筹推进全民守法工作,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我市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主要负责同志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严格推进制度落实,单位制定以下制度:

  (一)凡是本单位应当立卷归档的各类的档案材料,各科室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向办公室移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二)办公室要按规定定期向档案管理中心移交需要永久和长期保存的档案。

  (三)档案管理中心要科学管理档案,便于查找和利用。

  (四)档案库房要坚固,并要配置必要的设备,做到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潮、防尘、防高温,保证档案的安全。

  (五)档案工作人员要注意保密,严防失、泄密现象发生。

  (六)接收、移出和销毁档案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认真造册登记。

  (七)档案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在离职前办理交接手续,否则,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三、严格依法决策,提升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档案馆坚持馆领导班子集中学法制度和干部学法制度,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监察法、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地方志工作条例》《信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知识学习纳入学习计划中,将法治学习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切实增强贯彻执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班子成员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地方志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档案助推发展、服务民生、维护稳定的作用。

  四、健全应急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为保护好我县档案安全和有效利用制定以下应急措施:

  (一)建立突发性事件预警联络系统:由档案馆安全责任人负责与公安、消防、水文、气象、人防等部门联系,建立有关突发性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将档案馆列入相关的重点管理单位,及时沟通信息,按要求做好突发事件预警工作。

  (二)完善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的日常训练工作制度。所有人员必须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以及消防器具的存放位置、使用方法等,真正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方法得力。

  (三)有关科室要完善抢险救灾器材配置,后勤保障供给防险防灾器具应每年检查(更换)一次,并与相关部门配合,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四)所有库房和机房均必须配备钥匙两套,一套由库房管理人员使用,一套由相关科室保管,以备急用。

  (五)借出或归还档案资料时,要进行登记和检查。借出的档案归还时,要检查有无损坏,如发现档案有丢失、损坏或缺页的,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采取补救措施及时补救,并追究其责任。归还时需注明时间,面向借阅者注销。

  五、加强科技保障,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

  (一)深入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全面记录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档案资源数字化转型。加强国家档案数字资源规划管理,逐步建立以档案数字资源为主导的档案资源体系。大力推进“增量电子化”,促进各类电子文件应归尽归,电子档案应收尽收,市地级以上国家档案馆全部具备电子档案接收能力,电子档案在档案资源体系中占比明显提升。继续做好“存量数字化”,中央和国家机关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率达到80%,中央企业总部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率达到90%,全国县级以上综合档案馆档案数字化率达到80%。加快推进对重要档案数字化成果进行文字识别和语音识别。

  (二)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引领档案管理现代化。一是完善档案信息化发展保障机制。主动融入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档案全面纳入国家大数据战略,在国家相关政策和重大举措中强化电子档案管理要求,实现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数据归口各级各类档案馆集中管理。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将档案信息化纳入本地区信息化发展规划,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将档案信息化纳入本单位信息化发展规划,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依法依规开展。各级档案主管部门全面建立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切实加强档案信息化工作指导、推进和监督力度。推进档案馆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安全可靠的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档案信息化能力。加强专用局域网络建设及设施设备配备,满足提升馆藏档案数字资源安全管理及备份工作水平的需求。实施档案信息化强基工程,在全国档案信息化基础性关键性领域开展专项建设,推动档案信息化固本强基迈上新台阶;二是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移交接收。贯彻落实电子文件归档相关规定,建立健全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移交相关制度。强化各领域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着力推进在业务流程中嵌入电子文件归档要求,在业务系统中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电子文件归档功能,保障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广泛开展,切实推动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的电子文件以电子形式单套制归档。大力推进党政机关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等领域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完善政务服务数据归档机制,强化全流程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归档功能建设要求,切实推进政务服务数据归档,逐步开展其他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推进企业事业单位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从会计系统向管理系统、工程技术系统、科研系统等更广泛领域推广。积极推进发票电子化归档工作。研究解决三维电子文件及数据文件归档等难题,促进各类电子文件应归尽归。全面开展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工作,实现电子档案应收尽收。



榆树市档案馆

2025年2月24日


编辑:李欣航  复审:梁鑫悦  终审:宣立雪